After 27

  • 关于 | About
  • 分类 | Category
    • 所有博文 | All Posts
    • 每月总结 | Monthly Recap
    • 生活絮语 | Life & Personal
    • 积少成多 | Making Money
    • 衣橱回顾 | Wardrobe
    • 好物分享 | Shopping
    • 减少垃圾 | Zero Waste
  • 饭饭之交 | Podcast
  • 有情链接 | Blogroll
  • 搜索 | Search

9-11 by Keith Mayerson

Q3 2025 Expenses | 2025年第三季度消费总结

October 14, 2025 by Jacinle in Monthly Recap

做本职工作最讨厌的一点就是明明2025年都还没结束,大脑就开始活在2026年。赶紧趁这两天工作不饱和写一写我的Q3流水账!

七月初国庆节周末俄亥俄的朋友来纽约散心。朋友喜欢逛美术馆博物馆,于是长周末我们一口气逛了4个!古根海姆和Cooper Hewitt正好每年用公共图书馆的culture pass去一次,这俩都是看建筑本身,后者是卡内基之前的豪宅。里面的展品我通常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去大都会时适逢萨金斯特展,在隔壁展厅一扭头看到《X夫人肖像》白皙肩颈闪闪发光的一瞬间还是很震撼,肖像的背后是19世纪的穿衣不自由和当年的艺术鉴赏“键盘侠”,读起来又好笑又悲哀。大都会的布展相比其他阳春白雪美术馆更大众化,所以每次看特展都觉得很有收获。在网上都找到一切答案的现在,能慢慢地在展厅里看到画作本身和串联起来的画家生涯还是很美妙的体验。The Drawing Center是在Soho附近逛街偶然发现的,不收门票,当时是Harlem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主义画家Beauford Delaney的展,活泼的色彩也看得人心情愉悦。

20250705_201833.jpg
20250705_132316.jpg

七月中旬带两只小的貂貂去长岛的兽医洗牙(一共$1400保险还不包 TAT),它们洗牙的空档去了一趟传说中的East Hampton,吃了史上最贵且普通的龙虾卷。

趁Prime day买了beberoad R8狗狗推车*(7月的折扣价格是税前$327.99;这是个国产品牌淘宝上也要$300了所以还挺划算的),家属研究了好多款这款网布位置够低且有三面都可以让貂貂看到外面,虽然小贵但是质量的确很棒,这样我们去公园就不用开车出门,我们也可以多走路,且走到公园那一程貂也很激动很开心。

happy gugu customers

七月在电影院看了两部电影。亚洲电影节上刘若英主演的新片《我们意外的勇气》属于看的时候有被成功催泪,但回想其实全是男导演自我感动的电影。Japan Society放了《情书》30周年4K修复版,中山美穗和小樽都太美了,好久没看这么纯爱的电影了旁边观众默默擦眼泪的时候意识到我的中年心已经僵硬了……

写完上一篇十年衣橱系列忍不住进行了一系列衣服保养活动,给坏掉的靴子换了鞋跟,用小捌推荐的bick 4 leather conditioner*擦了madewell transport tote后接下来这几月又开始密集使用,一股脑儿什么都能装下,依然实用。

今年夏季餐厅周尝试了三家店:

  • SEA by Jungsik(~$100/pp):米三Jungsik的东南亚风味姐妹店。服务水准是有向米其林看齐的,但是餐厅周的分量俩人吃有点少,还额外加了个脆皮猪。菜式是有新意的,但是纽约好吃的泰国菜还是太多了,不是会惦念着再去的那种餐厅。

  • Pylos(~$60/pp):餐厅周的菜单能吃到扶墙出的希腊菜,好吃!后来又去了一次点招牌菜反而没有餐厅周好吃。旁边的Tompkins Square Park真的太美好了,可以看人,看狗(狗公园有大狗小狗两区任君选择),看素质极高的街头艺人,目前暂列本人曼哈顿最爱公园!

  • Crown Shy(~$85/pp):菜式和味道都让人想再去吃的米一,开放厨房时不时能听到《熊家餐馆》同款喊号子。穷鬼等待冬季餐厅周再去薅羊毛哈哈

20250727_174040.jpg
20250808_181655.jpg
20250730_181449.jpg

八月发现右脚骨头有个很小的裂痕stress fracture,大概是搬来后有时候穿没有支撑的平底鞋走路太多日积月累的后果。拍完片当天马上去店里试了chatGPT推荐的运动鞋,最后买了New Balance 1080*(喜欢蹲折扣的我正价买鞋这事鲜有发生,说明真的很不舒服了)。接下来俩月一直都是运动鞋不离脚。恢复期间在家工作了一周感觉自己即便找工作也得找个hybrid一周出门几天,fully remote还是不适合我。

八月分别接待了匹兹堡朋友和另一位俄亥俄的朋友,一年一度和朋友们量贩式catch up。在Greenpoint逛了好久之前youtube刷到的jubilee marketplace,这个超市的20 gram cafe要是正好在附近逛还挺值得顺便吃一吃的,有物美价廉的cheesebudger slider还有泡面机,要是住在附近晚上饿了下楼吃个宵夜会很有在亚洲生活感觉吧(就是9PM关门还是有点早)!

八月结束前给自己买了心心念好几年的LG StanbyME 2闺蜜机*!其实第一代我就种草了,但是家属觉得$1000多到买个分辨率比显示屏还差的电视不划算,于是就等到2代升级到了1440p (QHD) 买了。劳工节折扣后1000刀出头。买完后俩人都觉得真香,属于突破我们预期的香,满足我们家对电视的需求(我出国后从未拥有过电视……)。争取黑五前详细写一篇测评!

九月生日月一开始托友友的福二刷了maybe happy ending,刚好是争议很大的新男主的第一场表演,看完觉得音乐剧本身依旧出众,但是原卡男主darren最佳男主奖也拿得实至名归,一对比的确唱得好很多。女主妹妹则是天籁依旧!俩人后台营业都好认真很可爱。在电影院重温了《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第一次看《穿越时空的少女》,看完后者居然很有共鸣,即便可以穿越时空,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世界的动机,17岁少女们生活里头等大的事不就是起不来的床,考不好的试和说不出口的表白了嘛。

九月也是抠抠搜搜过丰富文化生活的一个月,和即将离职的同事妹妹去了野口勇博物馆(每月第一个周五免费参观)、周中请假去看了Japan Society的盐田千春的Two Home Countries展览(这两位日裔艺术家的创作其实都触及到了“家乡他乡”这个概念,在最近的时政下接连看很有感触)、惠特尼Free Friday Nights看到了几副O'Keeffe先前没见过的画,甚至在布鲁克林Metropolitan Avenue地铁站也遇到了很妙的马赛克作品。九月还做了月饼分发给亲近的朋友们(关税之下月饼感觉是烘焙人回报最高的类别),也收到了朋友们超级贴心的小恩小惠,点亮了生日月。家属给我买了新的麦克风更新换代,按照我的指令买了MetroCard卡包*(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自己花钱买舍不得,但别人送就很合理 ^^)。

野口勇博物馆里最喜欢的是这个户外空间

这个季度很满意的消费除了stanbyme和狗狗推车以外,就是MUJI的玻璃水瓶,有了过滤水龙头后发现每次上下楼接水好累,这个10刀的水瓶完美解决了在卧室想喝水的问题,上面有个塑料盖也防尘。本来还想找个更好看的,但是最终价格和外貌都兼顾还得是MUJI。宝拉甄选的面霜也用完了,尝试了韩国APLB和优色林Q10这两款,两个都很喜欢,APLB适合白天用,有烟酰胺帮助控油。优色林这款晚上用非常滋润(白天用有点油),冬天可能也可以当日霜。两款都不致痘又平价。

七月起房租涨了$125 (5%),用ynab看了下今年前六个月支出也同比2024年高了5%,于是根据俩人新的工资增加了GUGUFAM的共同账户投入,也终于克服拖延症把车贷转到了家庭账户。六月底作为试验品把我自己的phone bill换成了visible,一个月20刀最基础plan,在纽约信号也很好(想试试信号的朋友可以先免费试用15天,需要的话欢迎用我的referral code 66RNGPG!)。最近几次旅行发现出境买限时esim会比t-mobile自带的国际漫游好用很多,所以最基础的visible plan就够用了。但是我一个人换出去后t-mobile的账单好像也没啥变化= = 主要还是家属妹妹的devices有各种无用的费用需要取消掉,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是每个月看到话费真的会心疼一下。九月还好订了明年一月去新奥尔良参加家属朋友婚礼的酒店,机票用BILT的里程换的。

这几年已经逐渐lost track自己到底几岁,而且平时就时常主动犒劳自己去吃一吃Burrow的小蛋糕,所以生日也没有吃蛋糕的习惯,所以每年生日显得更没有仪式感了。总是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字才会有长一岁的实感,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像丢了身份证一样活着~

View fullsize GUGUFAM
GUGUFAM
View fullsize gugumom
gugumom
October 14, 2025 /Jacinle
nycfood, nyc
Monthly Recap
6 Comments
NYC, 2019

NYC, 2019

Solo Trip to NYC

October 25, 2019 by Jacinle in Life & Personal

第二还是第三次一个人去纽约了,这次还有挺多有趣的事情发生的,值得记录一下(事实是周五晚上老年人的hot tub活动被迫取消,所以只能逗完貂后写写blog了)。

这次主要是为了看小jake(I know this “小”jake probably sounds weird 但是如果你也在零几年的时候上jake贴吧你会懂)的一个monologue,如此文艺的表演形式我也是第一次看。和同事聊起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透露自己的追星取向,只好说自己是去看monologue的。然后一个同事问我是不是《阴道独白》(The Vagina Monologues),我心想,倘若放在以前乍一提起独白自己的第一反应大概也会是《阴道独白》。

这次的表演依旧在Hudson Theatre,是一个大厅稍显拥挤的剧场,重新装修依旧透露着旧日的光彩。这次还意外地发现大厅铺的地砖就是他们剧院的logo,有心的细节。

这次看的独白,其实准确地说是两个独白,分别是<Sea Wall>和<A Life>。前者由英国演员Tom Sturridge演绎,是一个关于年轻父亲对女儿的意外身亡的叙述;后者则是Jake的独白,是一个男人对父亲的逝世和新生女儿的到来的叙述。两个故事在主人公独立的同时,又都是围绕着死亡、爱、父亲角色这几个母题。这场剧的特别之处就是演员的能动性,表演的开始、(部分)音乐,甚至灯光都是由演员来控制。而这些不同于大制作的处理会让人觉得剧场变小了,让他们讲述的故事更像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可能是因为Tom的英国口音,也可能是模仿father-in-law时较为夸张的表演,我在看<Sea Wall>的时候常常出戏……我不觉得是所谓偶像滤镜,但是Jake的独白本子本身就比较有趣味性,时而深陷于父亲离世之际的哀悼,语气低沉,眼神也是暗淡的;时而又是一个惊恐又激动的准爸爸。(”I didn’t realise you could plan a birth. In fact I think I thought the exact and contradictory opposite was the case.”)因为去纽约之前刚经历Fin的离开,我其实还是有些害怕看这两个表演的。果不其然,<A Life>里那句“I don’t understand why we prepare so fucking wonderfully and elaborately for birth and yet so appallingly and haphazardly for death”还是让我忍不住掉了眼泪。

Tom的表演开始前,观众还在入场的时候,Jake就在台上弹奏(类似)剧尾的钢琴曲。不知道这是表演的一部分,还是让大家先对好莱坞大明星先打个疫苗,免得之后入戏困难?

因为买到了比较前排的座位,等到离场的时候后门早已经水泄不通。我大概在人肉围墙的第三排,给Jake递了上次<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的playbill(这次的playbill因为买票早所以已提前签好的),前面的女孩帮我递的时候掉了,Jake还连连道歉说自己没接好。看ig上的更新他和Tom似乎每场结束都还出来和大家合影签名,难道是小制作担心票房不佳?这营业态度太感人了……

20190809_223108.jpg

因为“来都来了”,第二天晚上我就第一个在后门等了,陆续来了马来西亚的男生、加拿大开车来的女孩和她妈妈、一个纽约本地常蹲后门的亚裔妹子、和一个大约三、四年级的拉美裔小姑娘,也是妈妈陪着,还带了自己给Jake画的素描。在中西部日常真的很少有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的机会。特别羡慕加拿大女孩和她妈妈的相处方式,她妈妈夸完俩人的表演后就一直摆弄着手机,努力演练到时候如何快、狠、准地给女儿拍出最好的合影,好不可爱。这部制作在小剧场放送的时候她们就来看了,她们觉得大剧场并没有影响表演本身的呈现。我们也都很好奇如果两个人对换角色会有怎样的呈现。(后来看到Tom的访谈里说能背出一篇就不错了,真的不能再背对方的了!)后来我也用颤抖的双手和Tom, Jake合了影,Jake深深的黑眼圈面对面看真的有被惊到,也很感动他们坚持出来和观众见面。初中高中同学纷纷祝贺这么多年的星没白追,我肤浅的美国梦算是实现了:)

结果那天晚上由于手机聊太high回airbnb的路上手机就没电了,还好住在一个hispanic neighborhood,靠着夜半依旧热闹的音乐找回了住所……

熟悉的Comedy Central背景

熟悉的Comedy Central背景

这次另一个让我倍感满足的经历就是看了Comedy Cellar的stand up!这几年看stand up越看越凶,到了纽约肯定也要去Comedy Cellar“朝圣”。我没想到当晚有Comedy Central的taping,所以票早售罄。幸运的是,后来排到了stand by的第一位!当晚有两个comedians是我在YouTube上听过不少段子且非常喜欢的,Sam Morril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回收了不少自己过去的材料,但依旧尽兴。但其中一个段子实在太像Tig的public swimming pool and diareaa了,当时我的joke police上身了……

以后每次来纽约都要去看 stand up!

吃了一口惊觉好吃才拍的

吃了一口惊觉好吃才拍的

被中西部折磨的,这次基本上全吃的亚洲菜,Harbs的蛋糕和茶都不错,West Broadway那家居然还有bidet,做到了全方位日式体验……越南菜吃了朋友推荐Sai Gon Dep,fusion的牛尾越南粉,veggie spring rolls加了芒果甜菜很爽口。泰国菜吃了Chinatown的Wayla,冲着炸鲈鱼去的,但是brunch期间不能点,后来就只吃了煎的鱼配沙拉,也好吃,但没有惊艳的感觉。中国菜又是武昌好味道,每次都要点他家的仙草芋圆,吃完甜的吃咸的,完美。神奇的是还在店里碰到了豆瓣网友,后来在豆瓣上相认后发现友邻夫妻俩还有一档夜间谈话节目——不丧。豆瓣上的朋友们真的太有趣了!

20190812_114146.jpg
20190812_115332.jpg
20190812_114255_004_01.jpg
20190812_114538.jpg
20190812_115001.jpg
20190812_120028.jpg
20190812_115735.jpg
20190812_115832.jpg
20190812_115925.jpg


临走前check out airbnb后去大都会看了CAMP展和吉他展,对比在本地博物馆看的吉他展,大城市的文化氛围真是令人觊觎啊!此外还逛了好多好多店,买到了合适的裤子(永远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和一件vintage utility shirt dress 。逛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无聊,这种满大街的物欲横流和去EWR火车上那种疲惫的寂静是我每次呆到旅途末尾最讨厌纽约的点。

你独自去纽约的时候必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20190812_135048.jpg



October 25, 2019 /Jacinle
nyc, travel, comedy, broadway
Life & Persona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