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27

  • 关于 | About
  • 分类 | Category
    • 所有博文 | All Posts
    • 每月总结 | Monthly Recap
    • 生活絮语 | Life & Personal
    • 积少成多 | Making Money
    • 衣橱回顾 | Wardrobe
    • 好物分享 | Shopping
    • 减少垃圾 | Zero Waste
  • 饭饭之交 | Podcast
  • 有情链接 | Blogroll
  • 搜索 | Search
p33413478.jpg

如何更有意识地“买买买”

April 24, 2016 by Jacinle in Shopping


2015年10月,我写了【如何更理性地“买买买”】,其实我当时很想谈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的问题,但是因为了解甚少,不了了之。

直到今天,我还是对快时尚和潮流产业背后故事的这个主题有点发憷。为什么?

因为当美国、欧洲的博主可以毫无顾虑地将Made in China, Made in Bangladesh划入黑名单,提倡大家购买二手衣时,我意识到自己是与这条糟糕的生产线紧密相连的:我的家乡温州也有一大批出口美国、欧洲的小服装厂;我的大姨、表哥就经营着一家小型纺织厂;朋友告诉我当外国客户亲自来勘察厂房的时候,超时加工也可以被说成是连班倒;我在美国做兼职的眼镜批发商的所有货品全部来自温州龙湾;而我全职工作的客户之一——匹兹堡本地的一家电子芯片公司,因为中国外包公司的低廉价格,终于选择关闭了工厂,小部分的工人得以去母公司的大厂工作,大部分人就此失业。

即使在了解时尚圈背后的故事时,我的心情依旧是像坐过山车一般,时而因为提倡公平交易(Fair Trade)与道德时尚(Ethical Fashion)的博主和品牌的坚守初衷而感动,但大多数时候是怀疑小众的力量究竟有没有价值。

抵制那些大名鼎鼎、因为商业模式创新甚至被搬进商学院课堂的快时尚品牌有用吗?

曾经有用。

90年代中期,当裸体的活跃分子在旧金山Gap旗下品牌Old Navy开业时抗议后;当美国著名的访谈节目主持人Kathie Lee在国会潸然泪下并站出来为童工发声后(她与沃尔玛的联名品牌被揭露生产线上有洪都拉斯13、14岁的童工,每天工作将近20小时);当Jeff Ballinger发表了针对耐克在印度尼西亚工厂极低的收入(所谓“培训工资”,每小时小于86美分)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的报告后,事情有了明显的转变,当初最臭名远扬的Gap带头通过了第三方独立监管海外工厂的协议,然后Nike、Levi's等公司纷纷效仿。上市公司也开始在意起年度报告末尾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不算跑题的题外话:读过CSR报告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报告有多鸡肋。这类报告不像财报和年报一样有固定准则,就连Inditex这样的公司也可以找到粉饰美化自己的角度。

好景不长,2000年,BBC爆出Gap在柬埔寨的工厂,12岁和14岁的女童谎报年龄,所谓的第三方独立监管人从来没有质问过她们……2007年,英国卫报爆出,Gap的印度工厂使用童工在奴隶般的环境下缝制Gap儿童衣服。 看到这里,我希望你的第一反应不是: “啊,原来Gap、Nike、Levi's都那么黑心,抵制!” 因为多年对大型快时尚品牌的抵制、舆论报道大多是面向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即使是Ralph Lauren这样品质较好的美国品牌也曾被爆出其在华工厂收入极低、一个月工作30天的内幕。我们不太熟悉的,规模较小的服饰品牌,也有同样的黑幕,却因为鲜受关注,有更多机会浑水摸鱼。 没错,企业的自治和政府的监管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最终端的消费者,我们是和这条生产链脱不了关系的。或许最底层的工人对工作时长和微薄的工资无怨无悔,甚至寄希望于更多的产量来保证自己的薪水来源,这些都不该成为企业和工厂主随意剥削他们的理由。今天,当我们买下任何一件物品,我们都很难去追寻它的起源,谁又生产了它,但是我们可以:

1. 学会好奇,学会质问

#whomademyclothes

#whomademyclothes

今天(4月24日)是Fashion Revolution Day(时尚革命日,缘起于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Rana大楼的倒塌,当时约有3000多名纺织工人正在工作。倒塌前日稽查人员已察觉到外墙龟裂,建议立刻关闭大楼,但工厂负责人以当月工资要挟工人返回工作岗位,最终造成1130人死亡,近2600人受伤)。今年主办方依旧倡议在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问一问自己购买过的衣服品牌——我的衣服从哪里来?谁制作了我的衣服?

即使过了今天,你也有很多途径去探索自己衣柜里现有品牌的生产链,北美的读者我推荐【Ethical Consumer】和【Good On You】这两个道德环境评级网站。如果有国内的类似网站也欢迎推荐。

希望大家每次在淘宝下单时,问一问客服有没有工厂的照片,工厂的情况他们是否清楚,也许刚开始你会是客服眼里的“怪人”,但当有十个人、一百个人问同样的问题,淘宝卖家、网红们会开始在意你在意的问题。

大家在豆瓣上经常看到Everlane这个品牌,他们主打的“情怀”就是生产链的透明度,勇于把生产链各个环节的成本展示给消费者。即使是这样一个有良知的企业,依旧在北美受到诸多质疑。

2013年Everlane在各大品牌大打折扣的黑色星期五关闭了网站,希望消费者更有意识地购入衣物(绝对是当年最有逼格的“促销”);2014年Everlane在黑色星期五开放了网站,但是承诺将当日100%的利润捐给他们在杭州的丝绸工厂,用于给员工建一个他们提出要求的篮球场休闲锻炼。最终在项目开始前,他们重新亲自造访了杭州的纺织厂,不是和工厂老板对话,而是和员工亲自交谈后他们发现大部分员工对工厂的伙食、住宿都相对满意,但是热水供应经常不足。于是他们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安装了太阳能板来确保工厂的每个人能随时洗上热水澡。 就是这样一个我作为旁观者禁不住要拍手叫好的故事,依旧受到了reddit上网友的质疑。

当时的筹款目标是30,000美金,最终Everlane筹集到了100,000美金。但是他们的官方邮件中提到仅有54,523美金用于的太阳能板的安装费用。那剩下的钱又到哪里去了? 之后网友又发现,筹得的款项其实不止100,000美金,Everlane在官方的邮件中明确写明了最终金额为113,658美金。 (原贴最后有Everlane客服员工Brandon的解释,大家感兴趣可以读一读。)

透明化、道德化在北美服装品牌的风靡程度已经让很多品牌趋之若鹜地将他们视为市场营销的手段,所以即便是声称“平等交易”、“有道德”、“环保”的品牌,也值得被我们质问。

2. 确立自己的priority,并坚守

我们每个人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保护、动物虐待、性别平等……但是我们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做出的每一个购物选择都可以完美地避忌每一个社会问题。

比如当我不想购入污染相对更严重的人造合成面料的衣物时,天然面料例如棉花却是中国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浪费的首要因素,蚕丝和羽绒则涉及动物权益。我作为一个普通民众,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探寻任一选择背后的知识和数据。我觉得在有意识购物的初期,最好的方式可能是确定一个自己最在意的社会问题,多做这方面的研究,争取在你最在乎的社会问题上先做出最优的选择。

坚持自己的底线是必然伴随着“牺牲”的,一如素食主义者需要从补充剂中获得足量的B12维生素。我个人从2016年伊始尽可能只购买二手衣饰,有时看到需要且喜欢的单品,却因为不是自己的码数而放弃,继续寻找代替品。因为我在乎自己用时间、精力获得的金钱最终流向哪里,如果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一张选票,我希望把它投给和我有同样愿景并为之努力的商家和产业。

3. 改变购物方式

我在【极简新年计划】里提过在2016年会继续购买二手衣,到目前为止我购入的三件单品均为二手衣。二手衣是我能力范围内的最优选择,具体理由见【这篇日记】,不再赘述。 我获得了Paris To Go博主的允许,将她制作的“零垃圾购物指南”译为中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指南。

Credit to Ariana Lorelei

Credit to Ariana Lorelei

道德时尚和二手购物还是国内较新的概念,也不太符合当前的国情。所以总结了一些相对更适合国内读者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1) 裁缝店。国内的裁缝制作衣服的价格比北美要合理许多。如果现有的衣服不合身,与其买一件新衣服,不如让裁缝修改。Jennifer Aniston连最基础的白色tee都会让裁缝量身修改,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当然没有这样的预算,但是如果有一件除了剪裁不再合身,其他方面你都非常中意的旧衣服,裁缝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2) 了解各种面料,选择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好面料”,并懂得如何呵护他们。因为减少消费,减少购入新衣物是我们普通消费者能做到最简单、最基本的环保之道了,国内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两个非常详尽的知乎问答: 【衣服的常见面料如何区分,什么样的面料才算好的面料】;【各种不同面料的服装如何洗涤】。

3) 不要轻易跟随潮流或经典,而是建立专属于你自己的风格。喜欢搭配,也不需要把一堆实物搬进你的衣柜,可以利用衣橱app的搭配功能。如何减少冲动消费我在【如何更理性地“买买买”】里详细写过,不再赘述。

4) 二手店。我知道国内的二手店资源不如北美丰富,接受度也相对低,但是我还是希望把这个可能性写出来。淘宝旗下的闲鱼和二手衣交易平台只二,公众号“发光公社”也是一个女性闲置衣物免费互赠的社区。 北美的线上二手店我个人比较喜欢【beacon's closet】和【TheRealReal】,线下的选择就更多了。

5) 重新改造/Refashion;亲手制作。YouTube频道My Green Closet的博主Verena Erin在时装界学习和工作中发现这个行业丑陋的一面,从而减少消费,开始了极简之路。她常把自己穿厌的衣服改造成一件新衣服。我的友邻光明书店也经常上传简单易行的DIY教程(点【这里】看她如何将旧衬衫改成今年流行的一字露肩上衣),手没那么巧的朋友可以和我一样从针织开始尝试自己制作。

YouTuber coolirpa 有一个 Thrifted Transformations 系列视频详细地展示了她改造二手店的旧衣服的过程。

谷歌在2015年将他们的行为准则从Don't be Evil(不作恶)改为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使我们尽全力完善自己的购物选择,一件物品的生产、运输中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做出能力范围内伤害最小的选择的权利,在你手中。


延伸阅读:

博客天下 - 网红女孩和中国女工的故事

Michael Hobbes - The Myth of the Ethical Shopper

Into Mind - 30 Ethical Fashion Brands You Need To Know



April 24, 2016 /Jacinle
Shopping
Comment
Photo by Lucrezia Carnelos on Unsplash

Photo by Lucrezia Carnelos on Unsplash

如何更理性地“买买买”

October 05, 2015 by Jacinle in Shopping, Wardrobe

虽说在北美地区,极简主义并算不上是主流的生活方式,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拥护者的,所以可以学习借鉴的资源也特别多。但是目前在国内,极简主义则更多地以艺术方式的存在令大家所周知。我很高兴在享受新爱好——写作的同时(说明文也算一种文体吧^^),还能带给大家一些有用的资讯和贴士。

我12年来美国读本科,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曾经通过“买买买”来缓解学业压力。美国的快时尚品牌衣服真的很便宜,一个月随便买几件也没什么感觉。直到大四开始,我在某次整理后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而现在这张照片里的T-shirt和长袖,除了一件灰色T-Shirt还在当睡衣穿,其他全部捐/卖/扔掉了。 这是我当时的房间,衣架上只是我1/4的衣服。

每次搬家后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当时来时只有两只行李箱也活得好好的我,会莫名其妙多出无数箱的杂物和衣服?这其中有多少东西是我真正需要的?如果我明天就要回国,我又会带走哪些?后来我在豆瓣读到树树呓涟的帖子,开始明白原来自己需要的不是花更多时间去整理收纳,而是淘汰那些可有可无的,去真正地拥有并珍惜自己所在乎的人、事、物。

接下来我会主要写一写如何更理性地消费。因为我本身对电子产品并不敏感(从小到大只买过一只Ipod nano;两台数码相机,其中一台现在还在用;笔记本电脑是因为受不了mac版的Excel才把用了四五年的MacBook给换掉),也不会经常购买大型家电(还在租房)和家具,所以这里主要是针对衣饰的消费。

一、退订折扣信息

退订所有商家的电子或纸质的折扣信息,商品目录,取消关注类似“北美烧钱快报”的折扣网站。这类信息不仅会让你在每一天的开始就分散注意力,还会催生很多不必要的消费(BUY ONE GET ONE 50% OFF?可是你明明只需要一件T-shirt啊!)。你是更愿意花上几个小时刷打折区,最后找到几个差强人意的deal,还是在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衣服时,果断下手呢? *如果你还是学生,预算紧张,没有能力正价买的话,不妨好好利用折扣网站的提醒功能(不需要关注折扣网站!),只要设置好关键词,还是可以即享受到优惠又买到那件自己心仪的衣服的。

二、不要注册会员卡

稍微学过点市场营销的人都知道会员卡是用来增加顾客忠诚度并收集大数据的吧…不要被商家的糖衣炮弹迷惑了。你唯一需要忠诚相待的人只有你自己。

三、购物算爱好吗?

我觉得热爱时尚/搭配和热爱购物毫无关系,很多实践胶囊衣柜的极简主义者都觉得胶囊衣柜的上限反而让她们更有创造力了——通过有限的单品来创造出更多更有趣的搭配,而非依靠需要不断购入新单品。我以前周末写完作业没事儿就想去逛逛mall或者网购,觉得只有多买才能提高自己搭配的能力。其实当你大致摸索出自己当前的需求和风格,整理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胶囊衣柜后,并不需要花大量地时间去研究穿搭这件事(当然,如果你是时尚工作者,这点例外)。培养新的爱好对“戒掉”购物这个习惯也很重要。我来美国后的第一个暑假开始学习烘焙(因为非常非常讨厌美国人烤蛋糕那种“糖不用钱尽管放”的作风…),所以很多个周末都贡献给试验新方子。烘焙其实从买材料到最后出炉是很花时间的,我也就渐渐改掉了爱网购的习惯。

四、选择性地追求潮流和……经典

我不是很关注当下的潮流,但是我知道麂皮是今年的流行元素之一,因为好多youtuber在穿…我觉得很美,但是身材比例很一般的自己是绝对不会尝试的…但是前几年的crop top和高腰裤就很适合我的身体比例。如果你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新元素,请去实体店(随便什么快时尚品牌),拿一堆你觉得每家店今年都出现的元素,去试衣间自己试试就知道了。顺便吐槽:这些快时尚品牌是不是每季度都会坐在一起开个会,然后决定互相复制粘贴新一季要卖的单品?反正我每次去mall都觉得大部分店都在卖一样的衣服。至于经典,同样道理,多数人眼中的经典不一定就适合你。比如牛津鞋,我觉得pinterest上大家都穿得很好看,日常生活中也很实用。但是自己一试,因为包脚面,马上矮五厘米…

五、一件值得在原价被购买的衣服,才是真正值得购买的衣服

这是我挺早之前看到的一条贴士,可直到最近才越发觉得有道理。如果打折区的一件衣服不是折后价,而是原价,你还会买它吗?对我而言,不论是二手店里25刀的开衫,还是超过目前预算的Burberry风衣,只要是合适自己的,品质精良的衣服,都值得被原价买下。如果你觉得这件衣服更适合在打折后买,是不是因为它的价格虚高?用料一般?或者你其实并不那么中意它?注意:在履行“只买原价”之前,请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衣物上的预算并严格遵守。

六、建立你自己的胶囊衣柜

我在这篇日志里写过原因,不再赘述。

七、不清楚自己的风格前,多试少买&看看你的脏衣篮

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风格,和第四条提过到的方法一样。去同时卖很多风格的快时尚品牌店里多试,在电脑面前看别人的穿搭日记的确有参考价值,但真正适合你的只能靠亲自去试!另外,多看看自己的脏衣篮,里面应该都是你常穿的单品,从中分析自己最喜欢哪种款式,哪种面料的衣服。

八、不要当即买下任何衣服

延迟消费可以防止一时冲动带来的后悔。无论是网购还是逛街,都不要冲动当即买下喜欢的衣服。如果你下线或回到家后,还是日思夜想没它不能活了,再去买下它。

九、别带上那个总爱告诉你“买买买!”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和导购有什么区别?

十、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件衣服是用来取代一件原有的衣服吗?(如果不是,你真的需要它吗?)

2. 这件衣服你会经常穿吗?(它符合你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吗?)

3. 这件衣服你能穿很久吗?(还是过了这一季就变成压箱底的衣服了?)

十一、用现金,别用信用卡

对大部分人,用现金支付时,会比用支付宝或者信用卡稍微痛苦一些:)

十二、查看退货政策

这点我不清楚是不是更适合北美地区的豆友,有时候网站退货处理时间过长,我们很容易会产生怕麻烦所以不想退货的心理。如果这个网站的退货处理时间过长或程序麻烦,不妨换一个网站买,以便不满意可以轻松地退掉。

十三、你不需要买下每一件美的事物

女生很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动容,我也不例外。但是有时候拍一张照片便足以,你不需要买下每一件你觉得美的衣服。像之前看到一件连衣裙,我觉得刺绣部分非常精致,面料也舒服,但是我已经有足够多的夏季连衣裙了。每当我买进一件新衣服,我会尝试着去淘汰一件不那么喜欢了的衣服。但是实在做不出选择。所以拍张照留个念想就好:)

十四、你和你的衣柜都不需要变得“完美”

正如胶囊衣柜一样,理性消费意味着你不可能有一个大众眼里“完美”的衣柜。但是生活是你自己的,衣服也是你在穿。只要做到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就好了,不要被他人的标准所左右。你衣柜里的珍贵空间,是留给100%适合你的衣服的。

十五、明白你为什么一直在购物

我大学期间经常因为课业压力而网购,但是网购非但不能解决课业上的问题,还给我增加了物品堆积和浪费钱的新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你用购物来发泄的那个理由,才能让你真正改掉购物这个习惯。

最后,近期喜欢的一个相关的quote: When we make a purchase and/or get what we want, we are temporarily happy and fulfilled. But the reason for happiness is not because we got what we wanted, but because for a brief period of time, we stopped wanting, and thus we experience peace and happiness. -- Adyashanti, the American-born spiritual teacher

【每当我们买下/得到一件心向往之的物品,我们得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这快乐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而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停止了渴求,从而感受到了平静与快乐。-- 阿迪亚香提,美国禅学导师】

Reference:

3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Making Any Purchase 9 Reasons Buying Stuff Won’t Make You Happy

October 05, 2015 /Jacinle
Shopping, Wardrobe
Comment
  • Newer
  • 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