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27

  • 关于 | About
  • 分类 | Category
    • 所有博文 | All Posts
    • 每月总结 | Monthly Recap
    • 生活絮语 | Life & Personal
    • 积少成多 | Making Money
    • 衣橱回顾 | Wardrobe
    • 好物分享 | Shopping
    • 减少垃圾 | Zero Waste
  • 饭饭之交 | Podcast
  • 有情链接 | Blogroll
  • 搜索 | Search

Memorial Day Link List

May 24, 2020 by Jacinle in Life & Personal

没有出行计划的长周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日子存的网页。

  1. (上面的视频)近期COVID-19商业广告的parody video :)

  2. 最近在豆瓣上看到了很多Brandy Melville “one size fits all“的讨论。于是翻出了记忆里好几年前在buzzfeed看过的视频 "One Size Fits All" On Different Body Types,仔细看了一眼商标真的是BM……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这个品牌的发展,如何利用instagram来营销以及其营销方式和A&F、American Apparel的类比。Abercromie & Fitch 在2000s凭借着质量基础在美国高中生里火了十年,我在想这个连质量都看似很一般的品牌凭借着对顾客身材的限制到底能走多远?即使在她们的官方ig你能在每一张照片下找到对这个品牌单一审美取向的批评,但是不仅在中文社交网站上或者是reddit eating disorder的subreddit下依旧能发现很多把这个品牌的模特照片当作thinspo(thinspiration;励瘦)的年轻女孩。

  3. 这个月我们公寓换了新冰箱,因为冰箱型号很老,如果修的话坏掉的配件的价格比一个普通的新冰箱还贵,但是明显能感受到现在中低端冰箱的质量肯定不如这个和我们俩年纪差不多的老冰箱。由此又想起之前最初在NPR听到Secondhand一书作者的采访。他在这段访谈里提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譬如之前中美回收为什么繁盛,原因之一是很多集装箱从中国载运新的货物来到了美国售卖,为了运输更多的货品,集装箱应更频繁地来回。与其让集装箱空着回到国内,不如填满可以可回收垃圾一同运回。所以运输公司会给这些卸完货的空集装箱打折扣,以降低回收的成本。作者也提到与其把自己在家的“回收”叫做”recycle”,”harvest”可能是更恰当的说法。我们在家做的无非是把回收公司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分离出来,方便他们售卖。

  4. 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是本末测评《伟大的制造》这个系列中关于一个中国旧衣回收行业的视频。很多的内容其实和Secondhand这本书里的内容重合,但是看到这些旧衣服的画面还是很震撼。根据2017年的一个调查数据中国现在大概只有15%的旧衣服能被回收。无论是哪个国家,想要从源头的上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不论是衣服还是电子产品,作者还是建议买能力范围里最耐用的东西,不要过度消费。这话说着容易,就算是想要影响身边的人,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至少五年。我絮絮叨叨那么多年,近期D终于体会到了断舍离的好处,把自己没有利用起来的amp和pedals卖掉了,也为这些物品能被喜欢的人真正使用而高兴。他说他可能是全家第一个会接受卖二手这个想法的人。

  5. Why Minimalist Fashion Has A Privilege Problem 这个帖子正文链接的文章和底下的讨论都非常有意思。文章本身提出了极简主义作为一种穿衣风格对大码女生的不友好,而很多胶囊衣柜遵循的理论之一,买高品质的衣服,也是对消费者收入的潜在要求。

  6. Invisible People 是这两天刚发现的油管账号,记录了和homeless人群的对话。

May 24, 2020 /Jacinle
Life & Personal
1 Comment

当前慢

March 29, 2020 by Jacinle in Life & Personal

在家工作以来,虽然weekdays有严格遵守的日程安排,但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边界却还是越来越模糊了。看了一下工作邮箱的标记才发现这已经是第二周WFH了。这周用上了D的机械键盘、游戏鼠标和大显示屏,效率高了很多。

Fergie离开的难受比Fin要好熬一些,因为今年年初开始照料她的过程中就能明显感受到她日渐虚弱,到了3月初我甚至把她睡觉的地方往training pad的边上移,否则距离太远她没走到就忍不住了(She never misses the litter box)。曾经我们追着她在大草坪跑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到如今她在公寓后的停车场走一会儿就累得后腿发抖,难免会想这样的life quality她自己会不会也讨厌活着。由于她去世前很多症状都与COVID 19的症状吻合,再联想起雪貂因为有类似的反应所以被当作lab实验的动物,D甚至有想过是不是自己在学校考试的时候感染又把病毒带给了本来就体弱的Fergie身上。这一切都无从得知了。

我们去取她骨灰盒的那天,我又正巧看到豆瓣上武汉殡仪馆前排队的照片。我们的哀愁再多,也比不上失去至亲的人们。可这两天这个新闻也开始被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海外的“水深火热”……

几天前豆瓣传言要被关那会儿,我又尝试用豆坟备份雪貂相册,虽然照片电脑里也都有,但是豆瓣上的相册把这些零散的回忆都集中在一起,很怕没了。结果不小心让系统误以为我的账号被攻击,到现在还没解锁。但是锁上后也少了看到”负能量“新闻的机会,这周末和D一起走trail、逛公园、带OJ去足球场跑步、给家里做扫除、慢慢悠悠地做饭、吃饭时看一集《请回答1988》,毕业后的生活已经好久好久没有那么慢过了。

缓慢的生活节奏并不能掩饰未来不确定性给我带来的恐惧。这种恐惧大多是来自工作的,因为有机会旁观学校高层的疫情应对决策,才意识到成年人的生活比我先前预想的、体验过的更难。很庆幸这个时间段能有一份短期看似稳定的工作、许久没见所以更显可爱的伴侣、粘人的小貂和一部暖心的好剧——《请回答1988》。

上一部能让我们俩同时又哭又笑的好剧大概只有The Office,因为文化相似,这一部更让人触动。那时候一切也慢,D说以前她妈妈和朋友们出去玩,如果一个人没到,因为没有手机,大家就只能干坐着等那一个人,就像剧里这帮朋友一样。我也记得高中晚上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会听温州音乐之声的滋味堂,听到喜欢的歌如果是英文的只能零散地记下听得懂的单词,然后再通过歌词找到歌名,(非法)下载,用itunes拷进ipod里,回到学校像宝贝一样熄灯后一遍一遍地听。现在我们能慢下来,还有可以与人保持距离的privilege,好像什么抱怨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s是最近完完整整在车里听完的一张专辑,一听就是17岁的我肯定会喜欢的糖水pop。希望疫情结束能去columbus看现场。

March 29, 2020 /Jacinle
Life & Personal
5 Comments
  • Newer
  • Older